|
|
|
問學啟新程︱李安校長在麗水學院2025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
http://www.qq0097.com 2025年9月16日 來源:麗水學院 |
|
親愛的2025級新同學,各位老師、各位來賓:
大家好!今天是農(nóng)歷七月廿四,處于白露與秋分正中間的日子,本應該是金風送爽,秋涼如絲,但天氣依然很炎熱,如同學校迎接你們到來的熱情與溫度。在這個月半輪秋的美好夜晚,學校隆重舉行開學典禮,迎接4826位麗院新主人,我謹代表麗院全體師生對你們表示最熱烈的歡迎!由衷地祝賀大家,憑借自己不懈的努力與拼搏,邁入大學學府,開啟人生嶄新征程!你們的到來,為這個百年學府、菁菁校園注入了蓬勃的朝氣與無限的活力,學校對你們充滿期待!
同學們來自全國各地、五湖四海,請問你們不遠千里來到麗院,是來做什么的?讀書?求學?在這個人工智能時代,知識隨手可得,請問你們要怎樣讀書?要如何求學?也請所有師生們思考,在人工智能時代,大學的價值何在?大學與學生是怎樣的關系?帶著這些問題,我思考良久,愿以“問學啟新程”為主題,與大家共同探討。
“學問”是指知識、學識,“問學”是指求知、求學,前者為名詞,后者為動詞。“問學啟新程”,是言要以“問學”之姿態(tài)求取“學問”,開啟諸位大學讀書之生涯,“問”在“學”之先,這并不是一個新問題。早在千年前,《禮記·中庸》就言,“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便就將“問”先于“學”;清代的先哲劉開《問說》篇,更是詳細論述了“問”與“學”的辯證關系:“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賢于己者,問焉以破其疑;不如己者,問焉以求一得;等于己者,問焉以資切磋”。不論是“問先于學”,還是“學繼以問”,學習而不發(fā)問,便不是真正的學習。所以,“問學”首先是對古代先賢們諄諄教導的回應。
“問學”也是對當下人工智能時代的迫切回應。AI正深刻重塑著世界的面貌,它強大的信息處理、模式識別乃至生成創(chuàng)造能力,在許多領域已展現(xiàn)出超越人類的效率,它似乎能解答無數(shù)問題。這點,相信同學們比我更懂得,DeepSeek幾秒內(nèi)生成論文、豆包直接掃描圖片即可多語翻譯……AI似乎無所不能,例子不勝枚舉。但請同學們逆向思考一下,人工智能擅長的是“答”,沒有你輸入“問”,便不存在它的快速與強大;“提什么問由誰決定”,是不是正是由使用者決定呢;而且,使用者問“問題”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決定了AI回答的準確度。由此可知,人工智能的強大,恰是將“提問”的價值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萍既招略庐,人類似乎越來越渺小,但人類最珍貴的是“提問”,是面對未知的好奇,是挑戰(zhàn)定見的勇氣,是提出那些從未被提出過、甚至看似“愚蠢”問題的能力。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加重要”。誠然,“提問”,需要累積一定的學識,需要積極充分的想象力,但更需要的是主動之精神。從這個意義上說,大學更應該是保護、引導、激發(fā)學生“提問”的興趣與能力的神圣殿堂,大學校園應該是師生共同探求真理、樂教至真、樂學至遠的精神家園。
由此,“問學啟新程”第一層用義,是希望同學們由“學習者”轉變?yōu)椤白穯栒摺。過去小學初中高中,你們的學習可能更多的是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猶如人工智能一樣回答著老師的問題,尋求標準答案。步入大學,我希望你們由被動轉為主動,勇于質(zhì)疑,善于發(fā)問。問老師、問同學、問自己;問書本、問實踐、問世界。不要滿足于AI給出的便捷答案,要追問答案背后的邏輯與局限;不要止步于接受老師給的結論,要探究結論形成的過程與前提。
“問學啟新程”第二層用義,是試圖重構人工智能時代大學與學生的關系。大學并非僅僅是提供標準答案的知識供應者,同學們也并非是被動的知識接收者,或許可將大學定義為“共問共學的共同體”。在這片美麗的校園里、在同學們青蔥且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年齡段,老師將是你們追問路上的引導者和同行者,與你們一同探索知識的邊界和人生的真諦;麗水學院將竭盡所能為你們提供資源、搭建平臺。你們每一位都是這個共同體中不可或缺的能動主體,你們的提問、思考、實踐,將反過來激發(fā)教學相長、推動學術進步、豐富大學精神內(nèi)涵。
基于以上的探討與共識,我謹以師長的身份,向同學們提三點要求與希望:
一要明德至善,讓“問”有魂。希望同學們涵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永遠相信真善美。要站在世界之變、歷史之變、時代之變的維度上,保持對人類社會、科技進步、文化發(fā)展的關注,在思考與追問中不斷強化自己的文化自信與民族自豪感。要與AI共融成長,但利用AI工具時,應保持對倫理、責任與價值的思考,比如是否尊重隱私?是否增進公平?是否造福人類?等等,在思考與追問中不斷提升作為大學生應有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二要窮理至真,讓“問”有據(jù)。希望同學們保持內(nèi)生動力,持之以恒,夯實專業(yè)根基。要沉下心來,刻苦鉆研,構建起專業(yè)學理框架;要找到專業(yè)興趣所在,主動思考,追求創(chuàng)新!皢枴闭窃从诜e極主動的專注與思考,如把生活所見與專業(yè)所學連接起來,或?qū)⒆约核妓肱c老師所授理論對照比較,找尋其間的對應邏輯關系。創(chuàng)新的火花往往就是在你一次次的思考與追問中迸發(fā),比如將兩個從來沒有連接在一起的東西鏈接起來,并循證出邏輯合理性,便是創(chuàng)新。
三要篤行至遠,讓“問”有方。希望同學們勇于將自己心中所想付諸行動,在實踐中求真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真正的“學問”,絕非止于腦海中的思辨、同學間的討論。要敢于將心中的問題帶入實驗室、帶入田野調(diào)查、帶入社會實踐、帶入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到真實的場域里去檢驗、去修正、去升華,并反哺專業(yè)學習和學術探索。麗水學院已為你們搭建好各種各樣的活動與平臺,期待同學們大膽去嘗試,在力行中展現(xiàn)你們的創(chuàng)造力與智慧。
親愛的同學們,“問學啟新程,讀書趁年華”,在AI時代,不是思考的終結,而正是深刻思考的開始,誠如校歌所唱,“莘莘學子聚一堂,邃密群科圖破壁”,從今天開始,愿你們永葆好奇之心,敢于提問、善于提問、樂于提問,在不斷的追問中,激活潛能、探索未知,定義屬于你們自己的精彩大學生活!
謝謝大家!
|
關于麗水學院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ǎng)(www.qq0097.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yè)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