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人人躁,一级似看大片中文字母,日本一区二区在线,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介绍

    <s id="13n1w"><p id="13n1w"><form id="13n1w"></form></p></s>

      北京市2024年高考英語聽說機考問答
      http://www.qq0097.com  2023年11月4日  來源:北京教育考試院

        1.英語聽說機考安排在什么時候進行?

        答:英語聽說機考實行一年兩考,2024年高考第一次英語聽說考試于2023年12月16日進行,第二次英語聽說考試于2024年3月16日進行,均采用計算機考試模式。

        2.英語聽說機考與傳統(tǒng)的聽說考試有何不同?

        答:英語聽說機考采用計算機考試模式,考生通過耳機收聽試題和計算機屏幕閱讀題目,用鼠標(biāo)、鍵盤及耳麥作答。

        3.英語聽說機考有哪幾種題型?

        答:高考英語聽說機考共包括五種題型。分別是聽后選擇、聽后記錄、聽后轉(zhuǎn)述、短文朗讀和回答問題。

        4.機考的考試時長是多少?需要提前多久到達備考室?

        答:考試時長約35分鐘?忌氃谥付▓龃伍_考前30分鐘進入備考室備考,未能按時進入封閉區(qū)或備考室的考生視為缺考,不得參加當(dāng)次考試。

        5.機考有哪些注意事項?

        答:

        1)試音階段要佩戴好耳機、調(diào)整合適音量,檢測鍵盤的按鍵功能是否準(zhǔn)確完好。

        2)未經(jīng)允許,考試期間不得亂動計算機電源、網(wǎng)線、鼠標(biāo)、鍵盤、耳機等設(shè)備。

        3)考試期間需聽清系統(tǒng)播放的語音提示,按要求操作。

        4)每道題都有作答時限,須在規(guī)定作答時間內(nèi)作答。

        5)考試結(jié)束前,考生不得提前離場。

        6.機考是否可以帶紙、筆進入考場?

        答:草稿紙不可以帶入考場,由考場發(fā)放;考生可攜帶鉛筆進入考場。

        7.佩戴耳麥的正確方法是什么?

        答:考生要特別注意耳麥佩戴的正確方法:話筒略低于嘴巴,距離嘴巴2-3cm為宜,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錄音過程中禁止用手觸碰話筒,以免錄入無關(guān)語音影響成績。

        8.機考考試中,試題播放幾遍?

        答:根據(jù)題目所規(guī)定的播放次數(shù)進行播放。

        9.考生可以先瀏覽所有的聽說機考題目嗎?

        答:不可以。題目根據(jù)作答進程逐題展現(xiàn),每道題目都留出了閱讀時間。

        10.考生可以自己控制機考考試進度嗎?

        答:不可以,系統(tǒng)自動按設(shè)定的時間運行。最后一道題作答時間到了之后系統(tǒng)自動提交考生作答信息,考試結(jié)束。

        11.機考過程中如果漏答了某道題目考試系統(tǒng)會不會有警告提示?能否補充作答?

        答:未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作答的題目視為未作答,系統(tǒng)不會有警告提示,且不可以返回補充作答。

        12.考生在哪里可以獲得英語聽說機考練習(xí)程序?

        答:可通過網(wǎng)站http://elst.bjeea.cn下載安裝英語聽說機考在線體驗考試系統(tǒng)。

        13.兩次聽說考試如何確定最終成績?

        答:取兩次聽說考試的最高成績與筆試成績一同組成英語科目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14.第一次考試取得滿分成績的考生是否還能參加第二次考試?

        答:第一次考試取得滿分成績的考生將不再安排參加第二次考試。

        15.第一次考試沒有取得滿分的考生是否必須參加第二次考試?

        答:第一次沒有取得滿分的考生通過向報名單位申請也可以不再參加第二次考試。

        16.何時可以查詢聽說機考成績?

        答:考生可于2024年1月9日在考試院網(wǎng)站(www.bjeea.cn)查詢2024年高考第一次英語聽說機考成績,2024年4月9日查詢第二次英語聽說機考成績。
       關(guān)于北京高考更多的相關(guān)文章請點擊查看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ǎng)(www.qq0097.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yè)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guān)信息敬請以權(quán)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zhǔn)。